导读:很多人都觉得目前大气环境改变是“天帮忙”的结果,从而忽视了“人努力”。从2013年左右到如今,我们不得不承认,“天帮忙”固然重要,但“人努力”的重要性不能忽视,同时印度的严重雾霾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。
现在,似乎有这样一个观点流传:大气治理中“天帮忙”>“人努力”?这仅仅是道数学题吗?
首先,在文章之前,想先做个统计:
你觉得大气污染治理能取得如今的成绩是“天帮忙”占大头,还是“人努力”的成分居多?
A. 靠“天”吃饭,靠“天”呼吸
B. 人不努力,哪来蓝天
C. 我是“钟摆”,别问我
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先扯点别的。《球员比赛中因雾霾呕吐,印度主教练:我们都习惯了》、《印度雾霾太严重!板球赛中球员打着打着突然吐了》......这些报道大家都不陌生吧,就是发生在前不久的热搜话题。
根据法新社报道,印度比赛当天PM2.5浓度达到810;Abc新闻表示,印度这个污染水平,相当于每人每天抽33根香烟…雾霾爆表,如果按“天帮忙”的思路,此时的印度新德里应该怎么做,收到相关部门发放下来的口罩后,大家围坐在一起等着天气变好转?
实际上,这一事件发生后,印度要求所有工地停止作业,并开始执行机动车“单双号”限行。有很多印度人开始组织游行,要求政府禁止刀耕火种、工业排放等严重危害环境的活动,呼吁积极应对严峻的大气环境问题。
机动车限行、生产工业等关停,禁止露天焚烧秸秆......一系列的大气污染防治活动是不是都很耳熟?没错就是近年来我国一点点摸索出来,并且贯彻落实到今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。
答案不言而喻。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空气质量变好是“天帮忙”的结果,而忽视了“人努力”的成分。确实,“天帮忙”也很重要,但“人努力”则是根本。
靠天吃饭,饥一顿饱一顿,几家欢喜几家愁,能不能吃饱、哪些地方能吃饱,全靠“老天爷”的心情。而靠天的大气污染治理也本该同样如此,但我们从2013年到2018年PM2.5的年平均浓度直线下降趋势和空气质量达标率来看,“人努力”才是关键,尤其是治理方式和规范上的突破。
有数据显示,2018年PM2.5平均浓度相比2013年下降了约46%,空气质量达标率也上升了 。值得提到的是,大气污染京津翼、长三角和珠三角重点区域的PM2.5平均浓度也分别下降了48%、39%和32%。
这在很大程度程度上得益于“人努力”。根据数据显示,我国从2012年到2017年,短短几年时间已经出台了大气相关的政策、法规、标准和方案等超过280项。抛开各地方治理的地方性政策等不说,仅在VOCs治理上,截止2018年,已经发布了约15项涉及VOCs排放的行业标准,目前仍有20个排放标准正在稳步推进。
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外,我国利用科技化和信息化等手段对大气污染进行有效监控和治理。通过解析污染因子,挖出造成大气污染的源头。一直以来,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路线,均是从工业、交通、能源和用地等结构入手,进行调整和优化,并借助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,建立网格化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,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大气走航车,边走边测,锁定污染源;一根线联通各个餐馆,电子地图站岗餐饮油烟违规执法……一个个大“黑科技”才是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主要角色,打赢蓝天保卫战能不稳吗?
天帮忙下,人不努力,空气质量只会越来越差;天不帮忙,人努力,空气质量改善会慢一点,需要时间会久一点,但好的大气环境不会缺席;天帮忙下,人努力,虽然见效快,但仍要注重“长治”。
综上所述,你还觉得空气质量的改变只是因为“天帮忙”吗?